《THINK AGAIN》讀書筆記:重新思考的30個重點

先前介紹Adam Grant的2021年新書《THINK AGAIN》,談到科學家思維有助於我們的認知與判斷,也介紹了摒除敵我意識才能有效溝通。Adam Grant最後還整理了30個重點提示,算是本書的精華提要。

本書作者雖然被稱為「正向心理學家」,但他不是單純給讀者灌雞湯或打雞血。作者在書中說明這些重點時,都提出了實驗數據、真實故事及歷史經驗等,具備充分脈絡性的論證。對筆者而言,本書給了我不少關於個人認知、溝通談判、集體決策及教育學習的啟發,對於寫作敘事方法也有不少幫助。

壹、關於個人的重新思考

一、養成重新思考的習慣

1.像個科學家思考

當你開始形成一個想法時,要抵抗像傳道士、檢察官或政客思維的誘惑。反而要把自己的直覺或假設當作一個新觀點,並以資訊去測試它,像那些學習以實驗般來研究商業策略的企業,你會維持關鍵轉折的敏捷性。

2.界定你價值觀的認同,而非意見的認同

不要讓過往的認知成為你表達現在想法的一部份,讓自己保有具好奇心、願意學習、心智保持彈性及探索知識的價值觀。

3.找尋能對抗自己想法的資訊

你能藉由積極地挑戰自己的想法,以對抗認知偏誤、突破自我狹隘眼光及脫離同溫層效應。一個簡單的方法是,留意能讓你思考的人,即便你常常反對那些人的想法。

二、校正你的自信

4.小心別站在愚蠢的山頂

不要把自信與才能混淆了。想想鄧寧克魯格效應,你自我感覺越良好,你停止進步的可能越大。

5.駕馭懷疑帶來的利益

當自我懷疑時,把它當作重新成長的好機會。當你質疑自己是否能解決當前問題時,你會對自己有能力去學習這件事有信心。了解自己所不了解的,通常是成為專家的第一步。

6.接受出錯的喜悅

發現自己出錯時,把它當作發現新事物的訊號,不需害怕自嘲,這可以幫助你專注在成長進步,而非證明自己。

三、請他人來質疑你的思考

7.跟每個你遇見的人學習

每個人都比你多知道一些事。 問問人們怎麼重新思考的,或跟人們談談你怎麼改變想法的。

8.建立一個挑戰群組,而不僅僅是支持群組。

你可能需要啦啦隊,但更需要批評者來挑戰你。 找出你最善解人意的批評者,請他們來質疑你的想法,要讓他們知道你接受不同意見,告訴他們為何你尊重他們的回饋,以及他們對你帶來的幫助。

9.不要迴避建設性的衝突

意見分歧不一定令人不快。 儘管「關係衝突」不好,但「任務衝突」可以幫助你重新思考。 試著將意見分歧視為一場理性辯論,而不是人身攻擊。

貳、關於人際間的重新思考

一、詢問好的問題

10.練習有說服力的傾聽

當我們想說服別人時,最好是多傾聽而非多說話。你該如何表現願意幫助人們闡明自己的觀點,揭示他們改變的原因? 一個好方法是增加「提問-陳述」的比例。

11.與其問「為何」,不如問「如何」

當我們問人們為何堅持極端的觀點時,他們常常會更強化自我承諾。但我們問他們要「如何」實現自己的觀點,他們通常會知道自己理解的侷限性,並開始克制一些自己的觀點。

12.用這個問題:「什麼證據能改變你的想法?」

你不能強迫別人同意你。 問一問「什麼證據能改變你的想法?」 ,讓對方敞開心扉,然後看看能否以自己的想法說服他們。

13.問一問人們的想法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的許多觀點如同陳腔濫調,都是武斷的,這些觀點往往沒有嚴謹的數據,也沒有經過深思熟慮。 爲了幫助人們重新評估,我們可以提醒他們,如果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他們會不會有不同的想法。

二、把意見分歧當作一場舞蹈而非戰鬥

心得】【懷舊經典】《女人香Scent of a Woman》──一起跳生命的探戈@電影娛樂新視界哈啦板- 巴哈姆特

14.承認共同點

辯論就像一場舞蹈,而不是一場戰爭。承認雙方共同點並不會讓你變弱,這可表示你願意就實際問題進行談判,也促使對方考慮你的觀點。

15.謹記「少就是多」

如果你堆砌了太多意見以支持你的觀點,可能反而使你的受衆成爲對立的辯護者,他們會用最沒有說服力的觀點來拒絕你的整個論點。 與其淡化你的論點,不如只用你最強的少數觀點來論證。

16.向對方強調擁有「選擇的自由」

有時人們抗拒,不是因為意見不一致,而是因爲他們拒絕自己的行爲受到控制。 讓對方知道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相信的事物,讓他們覺得自己被尊重。

17.關於對話的對話

如果情緒過於激動,試着把討論引到過程。 高手談判者願意表達失望或沮喪,並試著理解對方的感受。

參、關於集體/組織的重新思考

一、高品質的對話

18.使有爭議的話題複雜化

每個故事都有超過兩個觀點, 不要像硬幣一樣把問題兩極化,而應該通過棱鏡的衆多鏡片來觀察它們。看到爭議的灰色地帶,我們會更開放。

彩虹, 教育, 光線, 光, prism., 光譜, dispersion, 玻璃, 影響, 矢量, 背景, 光學, 物理學, 光線. 彩虹, 教育,  光線, 影響, 玻璃, 光, prism., 插圖, 光譜, dispersion, 背景。, | CanStock

19.不要迴避警告和突發事件

承認相互競爭的主張和衝突的結果,不會損害組織的利益和信譽。 這是吸引觀衆,同時鼓勵他們保持好奇心的有效方法。

20.擴大你的情緒容許範圍

你不必消除沮喪甚至憤慨,依然可以進行高效率的對話。 你只需要認知並包容各種不同的情緒,你當然可以表現一些好奇心,甚至承認困惑或矛盾。

二、教孩子重新思考

21.每週一次晚餐會議:打破迷思的討論

在孩子還小時,更容易向他們揭穿錯誤信念,也更容易教孩子願意重新思考。 每週選一個不同的話題:恐龍、外太空、神話,全家人一起討論。

22.請孩子們就一個方案(功課)多做幾份草稿,並尋求他人的意見

創作不同版本的圖畫或故事,可以鼓勵孩子學習修改想法的價值; 從其他人獲得回饋,也可以幫助他們繼續改進自己的標準。 他們可能會學會接受困惑,並且不再期望在第一次嘗試時就能完美無瑕。

23.別再問孩子長大後想做什麼了

孩子們不必以職業來定義自己。 與其試圖縮小他們的選擇範圍,不如幫助他們擴大自己的可能性。 他們不必只做一件事,他們可以做很多事。

三、創建學習型組織

24.放棄最佳實施例

最佳實施例表示理想的常規已經到位。 如果我們希望人們繼續反思工作方式,或許最好採用程序問責制,並持續追求更好的作法。

25.建立心理安全

在學習文化中,人們在沒有懲罰性的安全感中,更可以質疑和挑戰現狀。組織的心裡安全,通常始於領導者的謙虛榜樣。

26.重新思考的評量指標

不要只依據結果來衡量決策,而要依循過程中不同的選項備考量的情形來評估。一個糟糕的過程可能因為運氣好而有好結果,而一個不好的結果卻可能是出自於優秀的實驗過程。

四、對於思考未來保持開放

27.拋棄「十年計畫書」

去年你感興趣的事,今年可能被拋在腦後;昨天困惑你的事,可能在明天會讓你興奮。熱情往往不是被發現,而是發展而來的。只要提前一步計畫,可以讓你保持重新思考的開放心態。

28.重新考慮你的行動,而不是只考慮環境

追求幸福本身可能反而把幸福趕離。轉換環境對追求幸福不見得有用。幸福感的喜悅可能會消失,但它的意義可以持久。建立幸福感的目標意識,往往要從採取行動開始,例如:加強學習或提升對他人的貢獻。

29.安排生活體檢

當承諾不兌現時很容易陷入困境。如同到醫院安排健康檢查一樣,一年一次或兩次做個生活檢查是有價值的。這方法可以評估你學了多少,你的信念和目標是否進步,以及你的下一步的是否應該重新思考。

30.排定重新思考的時段

當我看着行事曆時,充滿了行程與待辦事項,我要排出定期的時段來學習、思考及向他人討論我的想法。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