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因應訴訟資料標準化的準備(一):書狀製作

司法院在2017/8/24公布了<行政訴訟資料標準化須知>,司法院明白的說明這是「以訴訟e化為目標」,綜合各方意見後制訂的訴訟資料一般性準則。我們可以合理的預期,訴訟e化勢必普遍,這份訴訟資料標準化也不儘僅會在行政訴訟運用,將來所有訴訟都有可能依照這個標準化須知來做,因此律師們現在就要開始調整以往的文書作業習慣。

有些同道希望我分享一下如何因應<訴訟資料標準化須知>,筆者不揣淺陋,提供一點心得給大家參考。今天先介紹書狀格式(後續繼續介紹證據格式及其他),先說結論:變動不大,完全不難,但最好養成習慣


書狀製作

書狀格式

這部分沒什麼太大的問題,但請留意幾個小地方:(以下用最多人使用的WORD做說明)
版面配置:A4直向,除了表格、圖片外,不要加頁面框線或格線

螢幕截圖 2017-09-10 17.26.37

邊界設定:上下左右邊界均為2.5cm
螢幕截圖 2017-09-10 17.13.24.png

字型:至少14號
段落間距:行距「固定行高」,行高至少25點
螢幕截圖 2017-09-10 17.35.30.png
頁碼:頁面底端置中,以阿拉伯數字1為起始
螢幕截圖 2017-09-10 19.23.26.png

加行號

以後法院的判決文書應該都會加上行號,律師書狀不一定要加行號,我自己就很不喜歡文件上加行號,覺得干擾閱讀,加速視力惡化。喜歡這項功能的,最簡單的作法是這樣:

先找到版面配置/行號

螢幕截圖 2017-09-10 16.40.17.png

游標在移到行號上,選擇選單上的每頁重新編號,按下去
螢幕截圖 2017-09-10 16.40.45

就ok了
螢幕截圖 2017-09-10 16.42.18.png

如果有人跟我一樣覺得每行都有行號過於密集,很礙眼,<行政訴訟資料標準化須知>提醒可以調整行號的的間隔數,例如每五行標示即可。

一樣,找到版面配置/行號,游標在移到行號上,這次選擇選單上的行號選項

螢幕截圖 2017-09-10 16.42.33.png

跳出窗格後,先選擇行號,會再跳一窗格,調整間隔數為5

螢幕截圖 2017-09-10 16.43.19.png

是不是清爽多了(但我還是覺得很傷眼)螢幕截圖 2017-09-10 16.43.42


列印與存檔

如果要向法院送出紙本書狀,<行政訴訟資料標準化須知>要求雙面列印

如果是經由電子訴訟系統傳送的書狀,<行政訴訟資料標準化須知>建議,除了EXCEL試算表(製作證據清單)及JPG圖檔外,盡量上傳可編輯的PDF檔。原則上,在WORD編輯完成後,另存新檔時就有PDF格式可以選擇,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不需要將書狀列印後再掃描)


小進階

律師常常會寫大篇幅的書狀,或許是事實及爭點太多,也或許是電腦編輯方便,很容易就出現十數頁或數十頁的書狀。

篇幅大、頁數多的書狀,如果能在書狀的開頭,放個目錄,好處多多:
1.讓讀者(就是法官)能夠知道書狀整體架構,以及論述要點。
2.讓讀者(還是法官)能夠快速的找到他想關心的部分,我們是如何論述。
3.開庭辯論時,我們看著書狀目錄就能扼要並精準發言,不需要一直翻書狀。
4.編輯時,只要對著目錄的頁碼按下control+滑鼠左鍵,就會立即跳到該頁文字。

關於製作書狀目錄的方法,請參考:

為書狀設置目錄(WORD的運用)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