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從小移民日本的台裔作家東山彰良(原名:王震緒),他的小說《流》,去年得到了日本「直木賞」,而且是九位評審一致通過,當時一陣新聞熱潮,最近這本書的中文版在台灣上市了。
台灣的出版社對本書算是高規格對待,還推出「限量畫布紙精裝版」,而且還有「扉頁燙紅金流水號/書封燙金簽名」,不過就我的主觀感受而言,沒珍貴到這種程度啦,還要抱怨的是,仍然有我最討厭的書腰,上面還有許多「迴響台灣各界的感動推薦」,看到那些人感動,我就不太容易感動了,所以趕快把書腰扔了!對了,還要感謝出版社沒有使用「台灣之光」來宣傳!
《流》這本小說是寫給日本人看的,關於台灣人的故事,融合歷史、鄉野、推理、青春、熱血、歡樂、愛情、親情、神怪各種元素,加上書寫者偶爾淡淡的中年滄桑,蠻有趣的。閱讀過程我忍不住想,如果我是日本讀者,可能會因為多了異國風情而覺得更有趣?
直木賞好像是獎勵已出版的通俗小說,《流》這本通俗小說,娛樂性很強,熱鬧滾滾,很有魅力,東野圭吾期待作者成為「娛樂小說界的王貞治」,介紹到這裡,我又想起,我幹嘛買一本「限量畫布紙精裝版」的娛樂小說?
看完了《流》,隨意往書架上一看,發現了吉田修一於2013年在台灣上市的《路》(2012年日本發表)。
吉田修一就大名鼎鼎了,2007年他的《惡人》出版,如果我沒有記錯,張大春老師將這本小說選為當年度的第一名。
吉田修一不是台灣人,但是很愛台灣,依他的說法,若從1990年代後期開始算,他到台灣的次數,已經將近四十次了。《路》的台灣版,吉田修一在前言寫著:「十幾年來,我深深為台灣街道與人們的魅力而著迷,一直都想著,有一天要以台灣為舞台來寫小說。若能透過這部作品,讓即使只多一個人對日本感到興趣,這就是身為作者的我最高興的事了。」
《路》以台灣高鐵的興建為舞台,寫出台日間的人物與愛情,閱讀過程中,真的可以感受到吉田修一對台灣的愛真不是隨便說說,連巷弄間的滷味攤他都知道。
通俗小說自有其迷人之處,如果還能挖掘出一些社會意義與美學價值或品味,就更值得閱讀了。
東山彰良的《流》與吉田修一的《路》,都是在說台灣的故事,我們看看日本人如何寫台灣的社會、歷史、愛情,感覺很難說得出口,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