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的神話或謊話–讀高陽《李娃》《狀元娘子》

1214phpThumb_generated_thumbnailjpg
年初,我的同門,上海交大法學院劉永沛教授送我一台 kindle,扭轉了我對電子書的看法,方便又不傷眼,一下子就迷上了。但很可惜的是 ,Amazon似乎完全放棄台灣市場(這點實在令人費解),我除了選擇購買英文或是簡體中文電子書外,只能利用網路資源下載一些繁體版作品,這些作品大多是很老的作品。

1962年,高陽受邀於臺灣聯合報副刊連載《李娃》,這是高陽的成名作,今日再看,真是毫不含糊。接著看1998年的《狀元娘子》,兩本小說極為相似。

《李娃》本來出於唐人傳奇,後世也有戲曲,高陽的小說寫來,確實很有份量。安排了才子落難淪為乞丐,佳人挺身相持,本應以佳話作收,無奈佳人身在風塵,一旦才子及第,不免面對悲劇。

《李娃》一書中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例如科舉考試的細節、出殯哀歌比賽等,都不像高陽以後的作品,一看就知道在跑野馬,反而與主情節環環相扣,真的是認真的作品。

《狀元娘子》的架構跟《李娃》非常相似,科舉考試的細節也差不多,但是男主角不可愛多了,女主角也傻到不行,有點欠缺說服力。

高陽的作品很耐看,有很多人情世故,年紀愈大覺得有趣。很多故事放到管理學上看也很有意思。

我的同學,知名領導力講師李河泉討論,就曾跟我討論,從高陽寫古人如何討小老婆,聯想到職場的多面向管理,見解極為精闢。

《李娃》與《狀元娘子》都先塑造一個風塵中的佳人如何與進京趕考的才子一見傾心,不過這一見傾心的描述都挺沒說服力的,也許才子都很帥吧。

故事的發展都是佳人傾全心全力支持才子考試,出錢又出人,當然這一定有男女的情意在,不過感覺起來,好像也有那麼一點點投資的意味,但更多的是爭一口氣。

「我身為女性,有才氣但淪落風塵,但我可以培養一位狀元出來吧,那是多令人驕傲的事!」女主角都抱持著這種胸懷,都為了這偉大的目標收山從良。但是,從現實的觀點,當時的社會有可能容許當科狀元郎娶風塵女子為妻嗎?

高陽的歷史小說並沒有脫離現實,也沒有驚世駭俗,只能把男女主角的無奈,轉化成讀者的唏噓。

從現在的觀點去看老故事,這些困境並非無解,從管理、談判、博弈理論、經濟分析都有很多討論的空間,不過,那不是文學的事了。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