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分類:

11.讀史心得

〈讀書筆記〉陳寅恪,武曌與佛教

此陳寅恪先生文章,原載於1935年12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後收錄於《陳寅恪集.金明叢稿二編》。

國中課綱把國二歷史從中國史改為東亞史,沒有武則天了。我覺得考試少考一些也無妨,如果考出「武曌稱帝對後世女權啟蒙的影響?」之類的考題,那可受不了!

閱讀更多

[東萊博議讀書筆記]孔門相術?

很早很早以前,曾經在法院看到一位大人問被告「你結婚了沒?」,被告回答「沒有」,大家都以為是大人要做量刑的判斷,但大人馬上就說:「對嘛,看你的樣子就知道沒人敢嫁給你!」。今天想起來,大人真是用心良苦,一定是想激勵被告歸正向善,找到人生的方向。

以貌取人,從古到今皆然,東萊先生寫了一篇有趣的文章。

閱讀更多

[ 讀史心得]提意見的智慧(劉永沛老師)

[好友劉永沛老師(上海交大法學院)對於讀史也有興趣,蒙劉老師不棄,同意在這網誌分享歷史故事給現代人的啟發。]

當有人要你給他提意見,你就一二三四五真提的時候,你不是天才,就是傻子。人們表面要的是批評,實際他們要的是讚美。尤其是當有人完成了一件大事、喜事、好事的時候,你要是提意見,一定令主事者十分敗興。儘管你說的句句是實,但無用,而且有害。所以,給人提意見,是世上的難事。沒有閱歷的人,是常犯錯誤,而不自知的。

閱讀更多

[東萊博議讀書筆記]我為何而戰:價值觀與共識

東萊先生議論古人歷史有一套,尤其看他的罵人文字很過癮的。

東萊先生評論〈齊魯戰長勺〉第一段跟最後一段都是在罵人,當然,要能這樣在文章的始末都罵人,一定是對自己文章的說理有一定的信心,這篇文章的說理,從動物到人類世界,從監獄到戰場,從制度到人性,環環相扣,自成一家之言,確實厲害。

閱讀更多

[東萊博議讀書筆記]用權詐成就的霸業

東萊先生雖然先前誇讚晉文公功業宏大,不過這篇評論「宋叛楚即晉」,完全就是「黑」晉文公了,也為孔子說「晉文公譎而不正」的觀點,做了很厲害的解釋。

我們先前討論過晉文公,晉文公在外流亡19年,即位時已是37歲,40歲時在城濮之戰打敗楚國,主持踐土之盟,稱霸春秋。東萊先生稱其自出亡至於霸天下,拔身流離阨困之中,而成閎大豐顯之業。可以說,晉文公的成功在於他走出舒適圈且未忘初心

閱讀更多

[東萊博議讀書筆記]理念與形勢

東萊先生不是只會講仁義道德,堅持理念固然重要,審度形勢而智慧行事也很重要。

東萊先生評論「晉文請隧 啟南陽 圍陽樊 圍原守」的文章,雖主要議論周襄王與晉文公,但文章是先從史記中婁敬給漢高祖劉邦的建議談起,所以要先介紹一下西周、東周、秦與漢朝建都的情形。然後,再講回西元前635年晉文公「勤王(周襄王)」的故事。

閱讀更多

[東萊博議讀書筆記]一個古代無間道的故事

東萊先生評論<衛禮至殺邢國子>,從金石永流傳談到不朽文章與歷史,從以往的無知笑柄談到現今價值觀的扭曲,很適合用來學寫論說文。現在大學入學考試學測國文作文的「理性分析題」,也可嘗試用這種:「物-事-人-理-思-感」的論述模式來作答。
閱讀更多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