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汪由敦〈書田贈公事〉
清朝雍乾年間大臣汪由敦有一篇文章〈書田贈公事〉,講述田贈公這位義人的事跡。
法學評論/判決筆記/閱讀分享/生活雜議
清朝雍乾年間大臣汪由敦有一篇文章〈書田贈公事〉,講述田贈公這位義人的事跡。
冬日漸近,讀書取暖。
本月多了點時間看電子書,新的電子閱讀器尺寸較大,有紙本書感覺了,加上可以調整字體 Continue Reading …
分享2018年10月我的閱讀
殷勤籌劃的,足致豐裕; 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箴言 21:5)
最近易生怨言,忍不住指責他人,以為自己做得很好,但別人如何如何,現在想想實在可笑 Continue Reading …
我們面對一件已經發生的事情,常常不區分「決策正確與否」或「天命運氣好壞」。這篇筆 Continue Reading …
沒有壓力的閱讀。
很早很早以前,曾經在法院看到一位大人問被告「你結婚了沒?」,被告回答「沒有」,大 Continue Reading …
東萊先生這篇文章講的是一段小戰爭花絮,但故事引伸的道理還真大。
大概每個人都翻過《古文觀止》,所以理論上都知道《古文觀止》第一篇就是<鄭伯 Continue Reading …
這篇故事是成語「相敬如賓」的起源,東萊先生看歷史的眼光獨到,我的看法就比較是「包 Continue Reading …
夏日炎炎,看書消暑。
東萊先生雖然先前誇讚晉文公功業宏大,不過這篇評論「宋叛楚即晉」,完全就是「黑」晉 Continue Reading …
這個月讀的書不多,夏日炎炎,還是應該多讀書。
常看到好好的一件事,因為說話的態度不好而搞砸。東萊先生這篇文章,評論說話的態度, Continue Reading …
人們渴望感受被看見,不只是渴望「愛」被看見,也渴望「恨」被看見;鄭文公殺子臧,他 Continue Reading …
寫這篇筆記,需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命清高,來沽名釣譽?是不是滿口仁義道德,來掩飾 Continue Reading …
現在很流行「換位思考」的說法,800多年前東萊先生就用了一個好故事,說明如何運用 Continue Reading …
東萊先生在評論<楚子成使成得臣為令尹>一文,討論把重要的職位當獎賞或 Continue Reading …
鄭文公為了感謝楚成王擊潰宋國,派出兩位夫人去勞軍,然後呢?然後我們看看東萊先生怎 Continue Reading …
秦穆公的女兒懷贏,前後為晉懷公(姪子)及晉文公(伯父)之妻,是命運的安排嗎?看看 Continue Reading …
東萊先生評論<楚子賜鄭伯金>,對於施與受的分際,不從道 Continue Reading …
「如何制訂目標」可以說是不退燒的熱門話題,無論是管理學、心裡學、政治學都有很多宏 Continue Reading …
這是本有趣的簡單科技發展史,主要脈絡是科技的創新,往往會有蜂鳥效應,也就是新器物 Continue Reading …
一般平常人如果無緣無故做了驚世駭俗的事,儘管表面上看來可能是好事、善事,可能都不 Continue Reading …
一般認為「誅心論」,是指只根據其用心,就認定罪狀。問題是,他人的用心,我們怎麼知 Continue Reading …
對很多人來說,說法說理甚至說情都沒用,也很難說他們是缺乏理性,而是在理性之上,有 Continue Reading …
呂祖謙先生評論「齊侯戌曹遷邢封衛」,很痛快的分辨王道與霸道,雖然有點誅心之論,但 Continue Reading …
呂祖謙評論<舟之僑奔晉>,是其典型議論文,比較奇特的是呂先生的取材。 Continue Reading …
呂祖謙先生這一篇評論「齊仲孫湫觀政」,提出了一句名言:「善政未必能移薄俗,美俗猶 Continue Reading …
循往年慣例,在年末分享一年來印象深刻的閱讀。 我愛紙本書,但是電子書真有其必要, Continue Reading …
占卜、算命、預言這類事物很吸引人,八百多年前呂祖謙先生的評論就很富有現代科學精神 Continue Reading …
呂祖謙評論鄭厲公殺傅瑕原繁,講了有名的金句:「國不亡於外寇,而亡於內寇;惡不成於 Continue Reading …
讀到東萊博議闡釋「并后,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這段名言,不禁令人聯想到近 Continue Reading …
大家可能聽過「齊大非偶」這句成語,這句成語出於左傳。
最近很多朋友對《東萊博議》這本書很有興趣,前不久承蒙呂理胡大律師賜贈《東萊博議今 Continue Reading …
最近讀了兩本跟教養有關的書,很有意思,跟大家分享。
從job到work,6種未來創新工作者 (摘自30雜誌,123期,pp.40-4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