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Rutger Bregman, “Humankind: A Hopeful History”人慈

這本書的內容,可以用一句話來表示,也就是中文副標題「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本書認為向來「人性自私」「人性本惡」的主張並不對,作者除了舉很多實例說人性並非自私外,還針對以往許多有名的人性自私實驗真相一一破解。

作者認為「友善」才是人類的本性。比較尼安德塔人與智人,前者身強力壯又聰明,但為何未存活下來?很有可能是因為智人更善於彼此互動,而社交需要友善。至於智力?那是從友善中碰巧誕生的副產品

關於人性本善或本惡的問題,我認為傅佩榮教授說的蠻有道理的,人性並非「本」善,而是「向」善。

作者鼓勵大家,要對善良的人性有信心,書末提出十條建議,摘要筆記一下:

一、有疑慮時,往好的方向想

因為大部分的人事善良的,就算你被騙,那是享受「一輩子信任他人」奢華的小代價。

二、思考雙贏的局面

原諒是把一個囚徒釋放,然後發現那個囚徒是自己。

三、多問問題

複雜的思考有助於化解偏見。

四、緩和同理心,訓練同情心

團體中共同做壞事,往往是因為同理心過多。假設孩子怕黑在房間哭,他需要的不是父母陪他一起哭,而是安撫情緒。

五、試著多瞭解別人,就算不懂他為何那麼想

理性如同肌肉,是可以鍛鍊出來的。

六、愛你的自己人,如同他們愛他們的自己人

同胞之愛符合人性。

七、避開新聞媒體

遠離毒品。

八、不要攻擊極端分子

那只會讓極端分子團結起來或更受同情。

九、做善事不必羞愧

善意情緒是會傳染的。

十、要切乎實際

誠實、信任、善良。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