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太忙,就兩個月放在一起記錄
侯吉諒,筆花盛開:詩酒書畫的年華
很喜歡這種追念文人交往的短文。

Tom Standage(譯者: 范堯寬、吳慧珍),經濟學人104個大解惑:從紙鈔面額、廣告祕辛,到航空公司如何節省成本的全面揭密 Go Figure: Things You Didn’t Know You Didn’t Know
經濟學常識短文集

鄭伊廷,遠距工作這樣做:所有你想知道的Working Remotely效率方法都在這裡
實用工具書,書名直白。

Robert Iger,Joel Lovell, The Ride of a Lifetime : Lessons Learned from 15 Years as CEO of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非常好看的商業人物傳記書,一個平凡人如何在職場上透過人格特質與工作態度當上迪士尼的CEO,而在帶領全球娛樂業龍頭時,所展現的眼光及身段,不論什麼產業,都值得一讀。

哈拉瑞,人類大歷史:知識漫畫1──人類誕生
漫畫版本非常用心,很好看。本來文字版本就很流暢了,漫畫版本不是隨便弄個插圖交代了事,是以新企劃眼光來做。人類大歷史怎麼都避不開「人類」如何來的,本書的內容當然不能說是「創見」,但確實把目前主流學說與看法,用生動、平易近人的方式表達。科普類題材真的可以多多參考本書。 聽說作者現在後面有一個強勢的經紀團隊,無論演講、著述,團對都極力包裝,不做無用之功,如果從本書的成果來看,目前這個團隊確實把「冷飯」炒成了美食。

維達利,世界文字圖解簡史
覺得是很有學問的書,但我不是很能進入狀況

董啟章,後人間喜劇
厲害的小說,把香港的事件移到新加坡這個場域,讀來更是觸目驚心。

史蒂夫.卡瓦納,第13位陪審員【艾迪.弗林系列4】
不錯的娛樂小說,這部系列作品也看得出來作者越來越成熟,但情節也越來越扯。看完一定會覺得太扯,主角律師太扯,每集最後都是幾乎致命的受重傷,除此之外,不會有感動,因為人物設定都是以誇張、灑狗血出發,缺乏深沉的人生思考。不過,就當作娛樂目的來看,完全是很可以的。

齊邦媛,巨流河
文筆真誠又優美,有感受有反省,有思考有感動。大師級的自傳,從作者親身的生命體驗出發,文字中總是顯露出其人格特質與人生哲學,比起許多惺惺作態的偽紀實作品,有如天壤之別。所謂在台「外省人」,並非都是盲目的政治狂熱或失意人物,有非常多與這塊土地、人民緊密結合,休戚與共的人,他們表現出來的,往往超越省籍、甚至國籍,展現出對人類終極的關懷,展現出身為「人」的價值。

既晴,城境之雨
有人說台灣沒有城市或在地的偵探推理,既晴等作家似乎在突破這偏見,用比較多台灣在地化的場景敘事,讀起來或許真的會有「我們也有屬於台灣本土的偵探」,如果真要說隔閡或距離,可能在於取材若偏向於獵奇、都市傳說的話,會過於類型化了。這部作品讀起來還是舒服的,解迷過程也算合理。

陳宛茜,我們不在咖啡館
這類作品寫得不好就成為八卦了,本書倒無此問題。算是懷舊軼事吧,也是感觸前輩吧,讀起來有種不是刻意營造的趣味感。許多篇的書寫人物都隱去真名,但讀者很容易對號入座,越是這種情形,就越讓我去想「為何要隱去身份?」「作者還是有忌諱?那何以仍要書寫?」,這樣的想法伴隨著閱讀,對作品的評價與定位就不太好說了,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是可受公評,問心無愧,不妨就大方、有禮貌、得體的書寫真實身份吧。

勞倫斯.卜洛克,馬修.史卡德系列珍藏紀念版套書(17+2)
這兩個月大部分時間都在k這一套經典,已經讀到第13本了,加油!不知多久前曾讀過本書,當時沒太多想法,這次再讀新版,或許是因為年紀增長,更能體驗閱讀的美感。 酒癮確實是書中一個主旋律,但這不過是人生中眾多掙扎的一環,死亡是不是終極答案?無論再多的掙扎、再多的虛無,生命中總是有個不放棄的亮光,不管多微小,你不放棄,它就不會熄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