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廉頗論〉思考應變能力

最近看了一篇賀貽孫先生的〈廉頗論〉,裡面講到對於危機處理及災難應變,頗有啟發,學學作文及做事。

史記故事:澠池之會

西元前279年秦昭襄王在接連大勝趙國後,為了集中力量攻打楚國,派人與趙惠文王議和停戰,並約在於西河外澠池會面。趙王與廉頗、藺相如商量,陷於兩難,去了怕被騙回不來,不去又顯得趙國軟弱。


最終君臣決定赴會,由藺相如率精兵五千相隨,派平原君趙勝率數萬趙軍在澠池附近駐守,國內則由廉頗看守。

廉頗送趙王至邊境,廉頗竟然向趙王訣別說:「王上此行,最多不過三十日便可歸國。如果三十日後仍不歸國,則請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藉此要脅的希望。」,趙惠文王真是大度大器,不怪廉頗觸霉頭,還真答應了。

趙王到達後,與秦王會議,秦王想佔趙王便宜,在藺相如的機智勇敢應對下,保持了趙王的尊嚴,平安回國。澠池之會後,趙王論功行賞,藺相如授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氣,以致於有後來的負荊請罪的故事。

小時候老師講這故事,都說藺相如有度量,也說廉頗氣魄不簡單,古今中外有幾人能做到負荊請罪?但印象上或形象描繪上,廉頗好像是個性格直率的大老粗。後來的「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對他的形象好像也沒有什麼正面改變。

(附記:廉頗負荊請罪的袒身)
舊約聖經中,描述人在悲憤時,會撕裂自己的衣服,例如雅各、大衛…
中國古代也類似,例如春秋魯國的公孫歸父在靠山魯宣公死後逃奔齊國前,就有袒、刮髮及頓足痛哭(左傳宣公十八年),「袒」就是解去衣服露出內衣(原則是左袒,但受刑則右肉袒),公孫歸父應該是祭禮與哀傷的左袒;廉頗的負荊請罪應該是表示受刑的右袒。所以附圖的左袒可能不對。

賀貽孫,〈廉頗論〉

明末清初的文學家賀貽孫先生有一篇〈廉頗論〉,則把焦點放在趙王出發前往秦國前,廉頗在邊境向趙王的「訣別」上。

這邊文章一開頭就是名句:古之大臣,當強敵憑陵之際,蓋有必然之防焉,又有不必然之慮焉。有必然之防,故其備密,有不必然之慮,故其圖周。備密而圖周,然後猝然臨事而不驚,無故變生而不亂。

從趙國君臣的會前準備來說,無論是藺相如帶領精兵前往、平原君率軍駐守或廉頗在趙國守城,都是「必然之防」,防備著秦國的軍事威脅。秦國要硬打趙國也不是不行,但這時候秦國想打楚國,犯不著跟趙國耗。趙國對於此「必然之防」可說是準備周密。

但另外有個「不必然之慮」,就是一般臣子不敢明說的:萬一秦王把趙王抓起來當人質怎麼辦?這時候廉頗敢跟趙王「訣別」,讓趙王答應「三十日不還,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這份見識與果敢,讓賀貽孫先生稱讚:「君子是以知廉頗非僅行伍中人也,殆有古大臣之風矣!

說廉頗高明,不如說廉頗學習了歷史教訓。澠池之會的20年前,西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在武關會面。楚懷王不聽屈原等臣子勸告,堅持前往,結果被秦國扣留,秦昭襄王脅迫楚懷王割地,楚懷王不肯,被秦國扣留,老死秦國,當時楚人另迎回在齊國當人質的太子,立為楚頃襄王。賀貽孫先生就感慨當時楚臣中如果有能跟楚王訣別者,楚王必然不會自陷困境。後來南宋高宗屢被金人以徽、欽二帝要脅,也是沒記取前人教訓。

心得

我們讀賀先生的文章,不只可以把趙惠文王及楚懷王面對秦王的策略與結果做比較,更可理解為何賀先生認為廉頗高明了。

現代人講莫非定律: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就一定會出錯。能把各種可能出錯的是情預先準備,當然需要很大的功夫,但勇於冒大不諱,不惜得罪上位者也盡其責任,更不簡單。

趙王在赴秦國之會前,趙國做足了準備,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趙國讓你秦國知道(這點很重要,這時候我要讓對手知道我不怕什麼),我不但在會議現場有精兵、場外有重兵,甚至在國內已做好了太子即位的打算。秦國無論當場翻臉開戰或是俘虜趙王,可能都要付出極大代價,秦國當時最好的策略只剩下讓趙王回國,頂多口頭吃吃豆腐,這對比二十年前楚懷王老死秦國的遭遇,高明太多了。

另值得一提的是,廉頗應該是早已有此計畫,但他不在國內君臣商議時提出來這個建議,而很有可能是與藺相如商議好了,一直忍著不跟趙王說,直到趙王到邊境了才跟趙王「訣別」,此時趙王也不好反悔,將趙王變卦退縮的可能向降到最低,又能營造趙王悲壯的氣魄,鼓舞趙王士氣。就廉頗面臨犯忌諱而被嚴懲的風險而言,廉頗也算是智勇雙全了。不過,趙王往秦的路上,心裡不反犯嘀咕,「跟我生死及王位承繼相關這麼大的事,你就這麼讓我上當?」,也難怪趙王回國後,只重賞藺相如,廉頗對王心不滿似乎還是不知不覺啊。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