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博議讀書筆記]報團取暖不見得是好事

一群都帶有負面情緒的人在一起,很有可能引發更大的悲劇,所以別報團取暖。

這故事跟趙盾引發的一場混亂有關。

晉襄公的接班危機

西元前621年,晉襄公亡故,當時晉國面臨秦狄入侵及楚國的戰爭威脅,於是國人希望立較年長的君主,當時晉襄公的嫡子夷皋(就是後來的昏君晉靈公)年幼尚在母親穆贏的懷中。

大臣趙盾提出的人選是受晉文公喜愛的庶子公子雍,晉文公先前將他送到秦國做官。趙盾認為公子雍面對晉國的國難有四大優勢:立善良者鞏固政權、立年長者順應事理、立先君愛者弘揚孝道、立友鄰國者安定民心。

另一位大臣賈季大概故意要跟趙盾抬槓,你說要安定民心是吧,那應該支持公子樂(當時出仕於陳),因為公子樂的媽媽辰嬴,前後為晉懷公(姪子)及晉文公(伯父)之妻,這不是更得人心?

賈季所提人選被趙盾嗤之以鼻,趙盾派大夫先蔑、士會二人去秦國迎回公子雍,而賈季也派人去陳國迎回公子樂,但趙盾在途中派人殺了公子樂。後來趙盾也跟賈季有更多的恩怨

先蔑、士會迎公子雍回晉

西元前621年,先蔑、士會不但順利了迎回公子雍,剛即位的秦康公還「護送」公子雍回晉國,理由是當年晉文公從秦國回去時,就是身邊護衛不夠,才會有人作亂。

沒想到公子雍回國後,無法即位,因為穆贏整天抱著晉襄公的嫡子夷皋到朝庭上哭鬧,不但如此,趙盾回家後,穆贏繼續到趙家叩頭痛哭哀求,穆贏的說法也很合理:「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你們要把這孩子置於何地呢?

趙盾跟其他諸臣被穆贏鬧得受不了,就順著穆贏的意思,立晉靈公夷皋為國君了。秦國的軍隊本來是「護送」,這下變成了侵略,趙盾率軍在令狐這個地方擊退了秦國。

先蔑、士會亡秦

趙盾的出爾反爾,害慘了公子雍,也害慘了先蔑及士會二位大夫。左傳沒有交代公子雍的下落,在小說《東周列國志》當中,公子雍死於令狐之戰。擔心因迎回公子雍被責難,先蔑及士會都逃往了秦國。

先蔑跟士會在秦國期間,至少三年兩人都沒見過面,士會的屬下問:能和那個人逃亡到這裡,為何不能在這見面呢?士會說:「吾與之同罪,非義也,將何見焉?」,後來一直到西元前614年士會回晉國,士會都沒有與先蔑見過面。

士會為何不見先蔑

東萊先生評論「士會不見先蔑」,先提出一般人的觀點認為

物之易合者,莫如居患難之時

以同舟之人為例,胡、越兩國人語言不通,在船上互不理睬,但大風浪來時,兩人互相救助,這與仁義與否無關,居患難之地,不得不合也

士會與先蔑同在晉國做官,相識已久,又同因迎公子雍一事獲罪而逃亡至秦國,這正是涸澤之魚相濡沫之時,士會怎麼對先蔑如此無情冷淡?

東萊先生認為受到挫折的人報團取暖不是件好事,因為同樣有憂愁、怨恨或憤怒的人在一起,不會有什麼好互動的,互相親近只是在發洩自己負面情緒,有什麼計畫大概也都不會是正面光明的:

人知患難之易合,而未知其所以合也。
憂同則易合,怨同則易合,忿同則易合。
同憂相遇,必相親以謀其憂;同怨相遇,必相親以毁其怨;同忿相遇,必相親以逞其忿。
其朝夕聚㑹,握手而語,促膝而議者,豈復有善意哉!
非咎人則訾人也,非私計則詭計也。
以憂濟憂,以怨濟怨,以忿濟忿,交日深而惡日長矣。
其所以易合者,果正耶?果不正耶!

東萊先生說,君子處於患難時,處事態度要這樣:

君子處患難矣,內省不疚者也,反求諸已者也,素其位而行者也。
本未嘗憂,何必與人共其憂;本未嘗怨,何必與人共其怨;本未嘗忿,何必與人共其忿。
使其人道義可慕,忠信可友,樂易可近,慈仁可依,則未有患難之始,吾固與之合矣,豈必待有患難而與之合耶?

東萊先生認為士會應該就是行君子之道,對於要等到患難才結交這種事,士會大概不忍心去做。

東萊先生先前評論過趙盾是最邪惡的人,而當時趙盾握有大權,所以有人質疑士會有可能是私下與趙盾勾結,不惜賣友以示恩?

東萊先生認為這種想法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主要是因為士會後來的作為確實稱的上名臣,東萊先生認為一時的狡詐只能騙得了人一時,但像士會一生「光輔五君,而名聞諸侯」,他當時的公心而非利心,顯然是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東萊先生認為如果真要批評,士會的公心或許矯枉過正了,如果真的具有公心,則

以公自處,去國如在國,有難如無難,
雖不加親,亦不加疎(疏)

心得

依我狹隘的小心眼,士會不見先蔑就是單純對先蔑生氣,當初別人勸你先蔑別去迎公子雍,你就不聽,還把我帶上,現在害我流亡海外,哼!永遠不理你了。

無論如何,東萊先生的文章不但是講君子之道,就算是心理健康層面也是很有啟發。一個人有了憂慮、埋怨、憤怒等負面情緒常常引發悲劇,擴大生活圈可能有點幫助,如果有人與我們相互支持、相互陪伴,是值得珍惜的。但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報團取暖,一群都帶有負面情緒的人在一起,很有可能引發更大的悲劇。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