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2018年3月我的閱讀,休閒閱讀居多,但仍有不少啟發。
張國立,金陵福:世上第二偉大的魔術師
已知史料部分都google得到,小說家創作出一位虛擬人物,用以回答誰是世上第一偉大的魔術師。感覺作者蒐集材料不少,但鋪陳起來的篇幅小了一點。
米澤穗信,王與馬戲團
取材自尼泊爾皇室兇殺慘案,已知史料部分也是都google得到,推理小說家提出了一個反省式的解讀,如果我現在有傳播科系的學生,一定推薦他們看看。
東野圭吾,第十年的情人節
短篇小說集,覺得東野寫這類很輕鬆,不用費力。兩岸的出版社都宣傳「這,才是東野圭吾!」,好像有點小看東野了,這也不會是他的代表作。
東野圭吾,雪煙追逐
沒滑過雪,所以這本沒啥特別感覺。
賴建誠、蘇鵬元,教堂經濟學:宗教史上的競爭策略
這算是經濟學科普書,對經濟學及基督教的發展都是點到為止。主要從經濟學角度看西方教會發展的策略,但我實在不認為當時教會的各種思維有經濟學基礎,事實上書中也說了很多教會與經濟學理矛盾衝突之處。感覺起來這本好像是以大學通識教育的參考書來編排。
艾西莫夫,基地系列
這幾年有些書總是一再重讀,艾西莫夫就是我的最愛之一,喜歡他文筆的幽默與機智,也佩服他建立了一個虛構但能讓人理解、想像的銀河世界。覺得基地系列寫的最厲害的就是最早完成的基地,由幾個短篇小說組成,說是科幻,但實際是對科學、宗教、商業、經濟等知識的深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