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

來談談另一個律師可以使用的數位化工具:思維導圖(心智圖)。我真心覺得,先學會用這個,比學做ppt重要多了,而且這真的很簡單。筆者不揣淺陋,舉一些自己的思維導圖為例,說明運用時機。

從自己理清想法出發

依我的淺見,自己在發想各種創意、規劃案件思路時,心裡都會有個藍圖或景象,把這畫出來,就是心智圖了。所以對自己最有用的心智圖,就是用一張紙、一枝筆,不需考慮其他的工具,只要自己看得懂就好。
IMG_5004.JPG


有效率的溝通工具

心智圖也不是什麼新鮮的技術,傳統法學教科書就常常看到,以前我們戲稱為「樹枝圖」,像王澤鑑大法官的著作,就普遍的利用,幫助讀者理解法學複雜的規範。
IMG_5083.jpg
(王澤鑑,人格權法,第42頁)

隨著軟體越來越方便,製作心智圖越來越簡單,而且越來越美觀,我更喜歡稱之為思維導圖,因為這不只是自己心智活動的過程,更是幫助讀者理解我們的思維過程與結論。對律師來說,這裡的讀者指的當然是客戶、檢察官或法官了。

作為一個溝通工具,我更喜歡稱之為思維導圖


實做範例

筆者不揣淺陋,舉一些自己的思維導圖來說明運用時機。

向客戶或上司說明案情

對於沒有受過法律專業訓練的客戶來說,無論律師說的再詳細,基本上是這樣:
1.現在點頭,不表示聽懂了。
2.現在聽懂了,不表示三天後還記得。
3.三天後還記得,不表示三個月後還記得。
4.三個月後還記得,不表示他會跟你說他還記得。

如果一位當事人想要(或需要)提多種法律手段,有時候僅用文字說明,也不易溝通。

這時候,作一份客戶看的懂得思維導圖,提出主要爭點或建議可以大幅降低溝通成本。
ooo案.png
App開發設計.png

訴訟上使用:幫助法官與檢察官,就是幫助自己

大律師們書狀通常寫得很長,或許是事實及爭點太多,也或許是電腦編輯方便,很容易就出現十數頁或數十頁的書狀。這時候,利用WORD的目錄功能當然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請參看為書狀設置目錄一文。

另外一個好方法,就是做思維導圖,讓法官及檢察官(以及以後可能出現的參審員),對我們的辯論方向有個整體架構的理解。
被告答辯要旨.png

說明法院見解或法律條文

法律條文的理解是個技術工作,解釋法院的判決更是如此,如果有個易懂的輔助圖示,幫助很大。
著作權的授權.png
2015 7 1法律扶助法修正要點.png


怎麼做?用什麼工具?

筆者最常問的就是,要用什麼工具?推薦什麼軟體?講真的,都可以,用得習慣就好,尤其現在好多免費的甚至線上的工具都可以使用。

做好的思維導圖,轉成jpg圖檔或PDF,就可以單獨使用,或插入在書狀內使用。

不過一般免費工具都只能轉存為jpg圖檔,建議大家找能轉為PDF的軟體來用。我最喜歡用的是Xmind,它有免費版,不過專業版真是好用,不但可以轉成pdf,還能轉成word、excel、ppt,甚至這軟體本身就可以直接拿來做簡報,直接拿這個取代ppt,示範如下:


做思維導圖真的不難

很多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參加在職進修或上課時,會同時用思維導圖做筆記,而且一下課,我就分享筆記給大家了。這真的不是我厲害,而是思維導圖的製作太簡單了,隨便找個軟體就可上手。

如果只是作給自己看,真的不要考慮太多美觀問題,方便迅速就好。不過您心中有讀者存在,就要好好從客戶體驗出發,去想看看怎麼表達才能打動那位讀者。

 

 

 

 


一則迴響

  • 飛鼠

    2017-07-22

    難得看到有專業人士和我一樣愛用心智圖耶!
    蠻意外的!
    但不得不承認非常好用,除了節省時間之外也能增長記憶時效,
    可惜學生時代並沒有學習到,只是愚鈍的死記,
    個人喜歡心智圖的原因是拿來應付會計師與記帳士考試,
    非常的適合拿來記憶稅法、商法類科…

    回復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