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博議讀書筆記]浮誇的善行

一般平常人如果無緣無故做了驚世駭俗的事,儘管表面上看來可能是好事、善事,可能都不足取。
呂祖謙先生的東萊博議評論「宋太子茲父請立子魚」,就痛斥誇張求取名聲的行為。這篇也很適合寫文章跟辯論參考,尤其是君子跟小人做同樣一件事,如何去評價呢?


事情是這樣的,西元前652年宋桓公生病,考量接班的問題,這本來沒有問題的,但是太子茲父這時候跑出來說「傳位給我的庶兄子魚,他年紀比我大而且又仁厚。」,子魚推辭說:「我這弟弟能把國君相讓,這仁義才大吧,而且我又不是嫡子,這不符體統。」。
後來茲父繼位,就是有名的宋襄公,子魚擔任司馬輔佐國政,宋襄公後來與楚國戰爭時演出的「宋襄之仁」,至今依然被譏笑。


呂先生的文章一開頭就說,宋襄公之所以會有要把君位讓給哥哥子魚,根本是「無故而為駭世之行,求名之尤者也。」,呂先生本於他最拿手的誅心論,批評宋襄公就是想要急著出名,卻又沒什麼善舉可做,故「振奇以駭世耳」。

呂先生對於這種追求名聲的人不忍苛責,但對於學者不懂還亂吹捧,說宋襄公跟子魚互相辭讓是仁義善行,就無法忍受了。

文章拿大自然與人們生活做比喻,在平地築假山的人,一定是當地沒有山,如果他是住在泰山、華山旁,哪有可能築假山;挖水池的情形也是一樣。所以,那些奇異偏激、違逆常情而做出驚世駭俗舉動的人,顯然就是平常自認為沒有什麼善事可做,不得不出此策啊!

有人或許會用「天下之善,遇之不可不為,不遇不可強為」來批評宋襄公,呂祖謙先生認為這種說法高明不到哪去。呂先生乃理學大儒,明理居敬,認為「一歲之間,自春至冬;一日之間,自朝至暮;一國之間,自君至民;一身之間,自頂至踵。無時非善,無物非善,周流充塞,隨在隨滿。」依理行事,每件事都是善的,怎會把行善當成可遇不可求之事?


呂先生繼續發揚其辯論功力,這篇文章批評宋襄公的「謙讓」是假的,那堯舜的禪讓呢?呂先生說,堯舜所做的好事傳佈天下,無論是禮樂、法度、征伐、巡狩、歷試、揖遜,都是依理行事,本來就沒有輕重之分,世人以為禪讓很特別,其他事很平常,這是世人的膚淺。

為何世人會誇大堯舜的禪讓呢?因為世人看到自己要捐一點點錢都很困難了,看到堯舜連君位都可禪讓,就認為這是最高的情操,然後「矯情而效之」,這就是宋襄公之流不斷出現的原因了。

文章最後收尾很俐落,回歸聖人之心。呂先生說,堯舜禪讓,但堯舜不會自認為偉大,我們如果用世俗之心來衡量聖人的舉動,當然得出世俗的結果,這正所謂「以利心量聖人」。

1705271659.jpg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