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算命、預言這類事物很吸引人,八百多年前呂祖謙先生的評論就很富有現代科學精神了。
呂祖謙在東萊博議評論「懿氏卜妻敬仲」一文,討論占卜、算命,除了有儒家求諸本心的觀點,還提到了現代概率問題的謬誤討論。
呂祖謙文章一開始先從大自然界談起,就像動物在寒冬前先冬眠、螞蟻在下雨前先搬家、候鳥遷移… ,事物的預兆本來就可以從細微的跡象觀察出來,聖人既然「備萬物於我」,則「上下四方之宇,古往今來之宙,聚散慘舒,吉凶哀樂,猶疾痛疴癢之於吾身,觸之即覺,干之即知。清明在躬,志氣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
呂祖謙說,其實各種占卜的形式,都不過是反應內心的變化而已,聖人之心不需要卜筮這些繁瑣的程序,就可以知道世間萬物了。後人的占卜,大多「失之於心,而求之於事,殆見心勞而日拙矣。」
很多人說左傳中記載好多占卜的事情,都很靈驗啊。呂祖謙就拿出現代概率的精神說了,左傳寫了242年的歷史,有天子、諸侯、卿大夫、庶人,真正發生的占卜事件,豈止數萬件,左丘明記到書裡的就幾十件,我們如果把這些當真計較了,那還有幾萬件「誕漫無驗」未被記載的,我們該怎麼看待?
最後呂祖謙說那些相信占卜算命的「妄者見其妄,僭者見其僭,妖者見其妖,皆心之發見」。
是啊,人們除了對迷信的事物常常有以偏概全的謬誤外,對於許多「道德」、「正義」、「信仰」、「價值觀」的主張與論述,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