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東萊博議心得:天理常存?

左傳常常描述了我們現在難以想像的倫常世界。

衛宣公算是壞的有名了,東萊博議這樣評價衛宣公:「衛宣公之無道,昏縱悖亂,腥聞於天…」

衛宣公還未即位時,就跟他的繼母夷姜私通,還生下一子,不知是否因為這位兒子太急著出生了,所以被取名為「伋」(「急」之意),伋出生後,由當時右公子職扶養。

衛宣公即位後,把伋立為太子,讓他到齊國娶妻(沒錯,就是素有淫亂名聲的齊國。可參見文姜的故事)。衛宣公覬覦這位太子妃的美色,就自己娶了她,本來的媳婦變成了夫人,這位齊國美女就是宣姜。宣姜生了兩個兒子:公子壽跟公子朔,壽由當時左公子洩扶養,宣姜自己扶養朔。衛宣公的「前」繼母夷姜被逼得上吊自殺。

衛宣公或許是因為對自己的兒子伋有心結(衛宣公逼迫伋的生母自殺),再加上宣姜與公子朔挑撥陷害,宣公打算對伋下毒手。

衛宣公派遣伋出使齊國,但預先命殺手在路上埋伏,伋的弟弟壽知道後,力勸哥哥逃走,伋拒絕,壽就把伋灌醉,在車上插著太子的旗號先前往目的地,殺手認旗殺人,公子壽就這樣為了哥哥喪命,伋匆忙趕到後,跟賊人說,要殺的是我吧,請殺了我,兩兄弟就這樣死了。

一般評論認為,伋跟壽兩兄弟為人正直,毫不貪生怕死,跟他們那位貪色兇殘的父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東萊博議對這件事大做文章。作者呂祖謙認為:在衛宣公這麼淫亂的家中,竟然出現了兩位人品這麼好的人,並不是天理不公,反而是天理存在的原因,上天用伋跟壽的存在來彰顯天理還未滅亡。上天給了伋跟壽這麼好的賢良稟賦,卻仍然不能阻止兩位兄弟的死亡及衛國後續的禍害,可以知道天資不可憑藉。

我倒是認為伋跟壽的人品恐怕與天賦無關,因為這兩位兄弟分別由右、左公子扶養長大,顯然後天的環境重要多了;公子朔在宮中長大,每天與衛宣公及宣姜相處,會想殺害自己的兄長,一點也不奇怪,這跟天理或天賦有什麼關係?

伋跟壽間的兄弟義氣跟不怕死心態,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許不是發揚人性光明面,反而是很絕望的。這兩位兄弟的出生都是醜聞,伋是衛宣公與繼母通姦所生,壽是衛宣公強奪媳婦所生,想想看當時人們如何對他們指指點點,在親族的垂直認同上,就有很大的問題。而且,兩位兄弟從小就交由外人扶養,欠缺父母家人關愛,長大後父親還要殺害自己,不要說親情了,將來的即位也將成為泡影。

當時的伋跟壽可能認為上天為何讓我出生在這個家庭?他們臨死之際,恐怕一點也不以為自己是因為義氣,更不是英雄,天理常存?

檔案 2016-2-17 下午5 14 09.jpeg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