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博議讀書筆記]齊大非偶

大家可能聽過「齊大非偶」這句成語,這句成語出於左傳。

齊大非偶

春秋時期,齊僖公本來就很喜歡鄭國太子忽,早想把女兒文姜嫁給他,並正式向鄭國提過親。但太子忽不願意。有人勸太子說,您雖然是長子,但您父親的寵姬很多,所生之子都有可能爭奪君位啊,齊國是大國,您娶了文姜,不就有了一個大靠山嗎?太子忽卻說:「人各有耦(偶),齊大,非我耦(偶)也。詩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國何為?

後來,西元前706年,北戎攻打齊國,鄭太子忽率軍救援,把北戎兩個大將給逮了,還斬了敵軍三百顆腦袋獻給齊僖公,這下子齊僖公更中意太子忽了,再次要把女兒嫁給他(這次應該是要嫁另外一個女兒,因為文姜已在西元前709年嫁給魯桓公)。

但是太子忽仍然堅辭,太子忽說,以前我沒做什麼,我都不敢娶人家女兒了,現在齊國有難,我來幫忙,解危後把人家女兒取回去,百姓將如何看我?人家會不會笑我「原來是看中人家女兒啊,難怪這麼英勇。」(又此時太子忽已娶正妻,即西元前715年迎娶陳國女子。)

你看,太子忽多有志氣。不過,太子忽不想娶齊國的女人,會不會是因為齊國女子淫亂名聲在外?如果文姜當時嫁給了太子忽,後面還會再被左傳定位為淫亂禍水嗎?文姜大概是左傳中排名很前面的禍水)

其實太子忽的名聲也不是太好。西元前715年太子忽迎娶陳國女子,返回鄭國後,就直接同居,而未先依照禮節祭祖,被批評為「是不為夫婦,誣其祖矣,非禮也,何以能育?」

太子忽在齊國當完英雄後,接下來的人生並不是太順利。西元前701年,太子忽即位成為鄭昭公後,沒多久就被逼流亡到魯國,四年後又復位,但兩年後被暗殺身亡。

東萊.博議

很多人批評太子忽太過自信,如果當時當了齊僖公的女婿,接下來就不會因為國力微弱而招致禍害。不過東萊先生卻不以為然,對於鄭太子忽辭婚的作為大為讚賞。

如果只是說要自立自強,不要依靠別人之類的話,這不算什麼的,我們小學作文就很會寫了。東萊先生詳細說明了為何不要「依人以為重」?為何「人之不足依」?

東萊先生認為,就算當時太子忽娶了文姜,能擔保文姜以後不會為他帶來殺生之禍?換句話說,這時候太子忽的判斷是正確的,心態是可取的。

如果把文姜後來的經歷考慮進去,東萊先生的意見是有道理的。文姜的故事連當今連續劇都不敢演:
文姜與他的哥哥亂倫私通,也許是因為這樣,齊僖公急著要把女兒嫁出去,文姜沒嫁給鄭太子忽,後來嫁給了魯桓公。十八年後齊僖公死了,與文姜亂倫的哥哥即位為齊襄公,魯桓公帶著文姜去齊國祝賀,文姜與齊襄公又舊情復燃,且一發不可收拾,紙包不住火,連魯桓公都知道了。齊襄公乾脆派公子彭生殺了魯桓公,再把彭生當替罪羔羊給殺了,彭生死後甚至變成野豬來攻擊齊襄公。齊襄公行為低劣,引發叛亂,在他殺死魯桓公八年後,被叛軍殺死。

東萊先生也舉了很多實例說明,外物的變化是無窮盡的,依靠外物作為保障的人,他的禍患根由更不止一種。非惟人之不可依,而禍實生於所依。外物之變,不可勝窮。恃外以為安者,其患夫豈一端耶?

心得

曾經聽過國內的大企業,針對有技術實力的下游廠商下大量訂單,這些廠商無不喜不自勝,將全部產能投入,以該大企業專業代工廠為榮、為傲。一段時間經過後,這廠商除了大企業以外,沒有其他交易對象了。再過一段時間,大企業突然抽單或不下單了,令這廠商措手不及、無法應變,這時候大企業再出面用很低的價格把這家依賴度極高的廠商買下來。

天下並沒有真正的對手,如何掌控命運,全在自己,正所謂天下無對,制命於內!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