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的一點想法

論文寫作的一點想法
吳尚昆
(這篇內容是多年來受鄭中人教授啟發的一些心得,昨晚與同門師兄弟姊妹分享)

寫作目標
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只是散布更多的資訊。
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程度,而不只是表達問題的困難度。
實質內涵必須依靠形式技巧呈現。
學習、回顧、創新、溝通。
報告的策劃
一、界定問題範圍
二、限定問題的範圍
三、時間進度
四、查閱資料
五、擬定參考書目
六、筆記
七、擬定大綱
八、撰寫初稿
界定問題與限定問題範圍
明確說明研究或探索範圍
從小處著眼,評估時間與能力
不是僅將重要資料省略,或只提出一部份論證,而是將探索範圍縮小。
關於時間進度
確定並限定問題範圍,查閱並收集資料__60%
初稿__20%
修改、註釋、參考文獻、撰寫定稿、校對__20%
素材的整理
第一階段:過濾與選取
依書本的種類與主題做分類
用最簡短的句子描述整本書在談些什麼
依照順序,列出全書重要部份,並列出綱要
找出作者在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階段:理解與詮釋
詮釋作者使用的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
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找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找出作者了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後果
確定作者已解決及未解決的問題

第三階段:思考與評論
以溝通知識的態度評論
在讀懂前暫勿輕易評論
評論前能先說出個人觀點不同之處
評論觀點的特別標準
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
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
證明作者的論述不合邏輯
證明作者的分析及理由不完整
關於擬定工作參考書目
必列項目:
作者姓名
書刊或文章名稱
版權頁
建議增列:
圖書館編目
藏書處
書刊內容摘記
論文結構問題
循序漸進的思考 vs.以論文主題為中心點的思考(線性思考vs.環狀思考)
輕重胖瘦的問題
整齊美觀的問題
章節描述與觀點立場的問題

掌握思維模式
問題-理由-結論(急功近利)

問題-思考角度-理由辨證-結論-再思考
突出問題意識
研究主題
學術上或實務上有何研究意義?
就自己已知,問題如何解決?
如何處理問題排序?
這些問題的其他表達形式?
可否增加問題?
摘要與關鍵詞
完整論文必備格式
摘要應明確介紹論文完整思路與主要論述
注意關鍵詞的運用及解釋

注釋
註明出處
逐字引用
大意引用
與所述內容相關但與主題稍偏離的解釋
相同或相反意見的引用
格式相同一致

尤其…,請參見…
例如… ,請參見…
關於與此相似(相反)意見的詳細討論,請參見…
關於…的討論,請參見…

檢查與檢討
掌握大局
結構分析
細分層次、段落與結論
文字用語、標點符號、法令更新
最初與最後
修改、修改、再修改

結語
成大事者請仍須注意小節。
彈性與適應
專注與專注之外
相信自己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